Page 69 - 钒钛标准之声(2022年 第2期)
P. 69
四、完善现代服务业标准支撑。围绕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研制一批智慧物流、
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等重点领域标准,健全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加大金融业数
字化转型、金融风险防控、金融消费者保护国家标准研制力度,加快建设绿色金
融标准体系。完善快递安全生产和包装治理等相关标准。进一步健全服务业标准
化试点示范管理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市
场监管总局(标准委)、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铁路局、国家邮政局等按职责
分工负责〕
五、不断提升消费品标准水平。制定实施消费品标准提升规划,完善扩大内
需标准支撑。加强消费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加大儿童用品和适老用品标准供给力
度。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进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建设,加强消费体验标准
研究,加快推动消费品标准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
管总局(标准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大新兴产业标准支撑力度。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根据不同产
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分类制定相关领域标准体系规划,推动重点标准研制。〔工
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
负责〕集中研制一批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良性互动、深度融合的国家标
准。不断完善新材料相关产业标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中央网信办、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生物技术应用领域标准建设。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新型分子诊断技术等标准研制,
进一步优化高端、创新领域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科
技部、国家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数字技术标准制定,推进数字产业化
和产业数字化。研制一批数据安全、数据交易标准,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等按职
责分工负责〕
七、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实施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稳链工程,
围绕机械、电子、纺织等重点行业,强化跨行业、跨领域产业链标准化协调。加
强设计、材料、工艺、检测、应用等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标准研制
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
工负责〕